我的古琴錄音紀錄

記錄一下這幾次錄自己古琴的過程。我覺得這纔是 blog 的本質(大霧)。還可參看 如何給古琴拾音?

一、2018-04

第一次去了錄音棚,話筒是 AT 2050,估計錄吉他還行,錄古琴就不太合適了。錄音師先用一種奇特的擺位,一支朝上一支朝下,兩支對著,看來是 MS。試了一下發現呼吸聲太大,就把話筒擺近一點,距琴 20cm,AB 式,兩支相距 15cm,上面蓋了箇隔音罩。其實還是有呼吸聲,但不太明顯。錄音師說如果話筒再近一點動態範圍就太大了。難怪,我之前用 H2N,就放得很近,感覺動態範圍巨大,但遠一點就沒什麼細節了。所以一方面要大振膜話筒,另一方面要安靜的環境。

二、2019-10

10-23

用了領夾麥和 c411 接觸麥兩路輸入,結果一看文件,有四個聲道,一二四都是領夾麥,也太迷。想了想,應該是開了 LR。領夾麥先是沒有反應,只有碰的時候纔有噪聲,排查了半天錄音機,後來終於找到問題了:接觸不良。最後用膠粘一圈。後來還是不行,找賣家換了一個。

c411 貼在岳山邊上,先聽了一下,感覺與弦的摩擦聲很明顯,用不著再把領夾麥放到弦旁邊,就放到了鳳沼右邊。底噪 -48,音樂 -18,噪音太大。降噪,60%,僅輸出噪音,音樂是 -45,高了 3,也就是刪除的噪音中,音樂也占了一半。混音比例上,領夾麥 40%,c411 是 60%

感覺細節的確很不一樣,聽到了那些專輯的很細微的聲音。但是高頻還不行,不透。

10-24

如果為了後期方便,前期可以把各軌音量調到一樣。聲道直接都在中間就可以,不用調左右。這次本來是五軌輸入,但漏掉了一個。看了下,第四軌是 411,那麼應該是領夾麥漏了。估計是「Arm」沒開(新機器各種不熟悉)。

這些減去的分貝只是在原本的基礎上減的,並不代表實際音量。

  1. L100 +11|4022 從左上面挂下來,距離琴約 50cm|本來想形成與 2 相應的立體聲,但發現這個位置並不理想,下次換個位置
  2. R100 +10|4022 放在我正前,高度與耳朵齊平。
  3. L20 + 13|8060 在後方,距離約 1m,高度在琴下面一點點
  4. r50 + 5|411 貼在嶽山附近
  5. 龍齦的領夾麥

總覺得還不夠通透,也許是琴的問題吧……

10-25

下以流水為例:

  1. L 80 - 4.5|4022 放在十二徽附近,距離琴面 4cm。主要是支架不夠,要不然還想再近一些|1 比 2 泛音多了「布」的感覺,散音多了「鼓」的感覺,看來低頻誇張一些。開頭第三個音的摩擦聲,1 是很鈍的單摩擦,2、3 是正常聽到的帶嘶的摩擦,清脆一些象響鈴。第一個輪指,1 根本沒有第一分頻,2 有比較弱的第一分頻。2 第二分頻最明顯,1 第一至五分頻都很明顯。看來經過一段距離的空氣傳導,琴會顯示出自己最明顯的分頻,但在腔體共振的時候,各個分頻都在孕育中。所以不同距離的麥克風都是需要的
  2. R 50 + 7|4022 放在我正前,高度與耳朵齊平|1、2 號總感覺高頻通透的東西出不來。但琴本身就不通透
  3. -3, L80|8060 在後方,距離約 1m,高度在琴下面一點點|3 與 2 比較接近,但第一個輪指,第一分頻弱到幾乎沒有。1:00 處的泛音,1、3 都有很強的第二分頻,2 卻沒有
  4. -6, R70|411 貼在嶽山附近|有些散音低頻太強了,跟鼓一樣⋯⋯感覺這個基本上就是殘的。而且為何時不時有噪聲??簡直不能忍。看來 c411 只適合現場擴音。下次試一下貼在龍池附近。
  5. -6, L 50|領夾麥夾在鳳沼㫄|1:18 的泛音,第一、二、三、五分頻都有,第二最強,1 是第三最強,而第一很弱。看來出音孔的位置低頻分頻還明顯一些。4:44 的,5 低頻是主分頻,2 中頻是主分頻,而 1 的中低都很明顯。這麼看來 1 是 2 和 5 的結合

這麼來看的話,下方貼著琴、上方貼著琴、中等距離都有必要設收音點。那麼比較理想的或許是這樣:

  1. 龍池挨著一個微型全指向麥,拾取下方出音孔腔體震動的聲音
  2. 十二徽挨著一個全指向麥,拾取上方腔體震動的聲音
  3. 演奏者正前方與耳朵齊平一個心型麥。這是為了與演奏者聽到的儘量一致
  4. 十徽前方一個心型麥,與 3 同一位置,組成 AB 立體聲陣列
  5. 距離琴 1.5m 一個全指向麥,拾取環境聲

當然,只是猜測,還沒實踐過。然而在寢室,噪音大到不可能取環境聲。古琴音量本來就很小,試想,如果餘韻音量比噪聲大不了多少,那降噪之後,餘韻也沒剩多少了。

後期步驟:

  1. 確認錄音機上的音軌數量,一定是都要打開的。檢查採樣率。
  2. 錄音
  3. 提取為單聲道文件
  4. 根據每個麥克風的頻響曲線圖,分別調頻響。這一步可以省,但太誇張的還是調一下吧
  5. 聽每個音軌的音色,確定混音比例及左右聲道比例。我目前是高音在左低音在右
  6. 混音爲立體聲
  7. 降噪
  8. 調整 EQ
  9. 提升平均音量到 -11 左右
  10. 強制限幅在 -8 左右,這要根據具體曲子來定

三、2020-10-01

1

一年過後,赫赫錄音棚第二次開張啦 ~ 這樣布置的:

  • 左:薄吸音棉 — 大書架擴散板
  • 後:被子、床墊
  • 右:兩塊擴散板 — 被子 — 窗簾、薄吸音棉
  • 地上:被子
  • 四個角落:行李箱、衣服
  • 琴桌上:是那種很爛的便攜泡桐琴桌,所以用 5cm 厚的海綿隔離震動。桌上鋪些書,減小中間的空間

拍一下掌,基本沒回聲,但是有很尖銳的高頻金屬聲,所以錄音棚不能有鐵皮櫃這種東西。

錄音方法模仿雨果老易,地球上應該沒幾個人比他更懂古琴錄音了:

  • 前方比較近的是兩個全指向
  • 上面與頭齊平的是 ORTF 立體聲話筒
  • 放在右後方的 8060 與琴齊平,對準岳山。聲音比較扁,動態範圍小,聲音更硬,右手觸弦的聲音清楚

聽了一下師弟的《平沙》,有幾句走音跟龔一的 CD 一模一樣,太銷魂了。激動。已經有了一點點空間感,不是乾巴巴的,有繞樑的感覺了。古琴錄音的質感一半靠麥克風擺放,另一半靠空間混響。難啊。

2

MKH 8060 在 14k 以上的高頻有底噪,不知道是不是環境音。s502 全頻都有底噪,而 AT4022 就基本上沒有底噪,非常奇怪。照理說,按照官方參數上的本底噪聲,8060: 11 dBA,4022: 13 dBA,s502: 15 dBA,可為什麼 4022 反而底噪最小?百思不得其解。

Superlux s502 mkii
mkh 8060
AT 4022

3

處理流程:

  1. 所有曲子都一直錄,不用一首一個文件。格式:96KHz, 32bit

  2. 分離聲道

  3. 動態處理,所有聲道調整到一個響度。發現如果大範圍減小動態,聲音會非常不自然,所以直接用「人聲」模式,只把音量最高的部分限制一下。

  4. 進行混音。我的是這樣:s502 減小 4db,8060 減小 8db

    師弟的:s502 減小 8db,8060 減小 3db

結果是後者聽著更有質感。不知道是演奏者的風格問題還是混音的問題。

兩點想法:

  • 我的一個體驗是,一個人在屋裏彈琴,剛進門的時候那聲音非常悠遠,不知道如果遠距離架一個話筒,補充這種音色效果如何。
  • 每個人彈琴的手法不一樣,混音也應該不一樣。那具體應該怎麼不一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