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子上兩個小的是 DPA 的(三千一個),錄出音孔最初的聲音。上面中間的是 AKG 的古董立體聲話筒(市場上沒有,目測一萬一個),兩個振膜 XY 制式。左右兩邊是 DPA4006(一萬五一個)全指向,錄從桌面反射上來的聲音。 這樣能得到比較齊全的音色 我的辦法是用 AT4022 全指向代替桌子上的兩個 DPA,用宋 02 s502 的 ORTF 代替 AKG 的 XY 還有兩個 DPA4006,錄音機聲道不夠,就不要了 我再加上一個槍式話筒,在左邊錄走音的聲音
而且仔細看下照片,麥克風對準的都是琴和桌子那條縫。
——为什么不再放得离出音孔近一点😂 ——桌子上那兩個已經很近了。近的話細節豐富,但低頻很強。遠一點聲音比較均衡,經過了充分混合。所以要遠近結合,捕捉不同層次的音色。這就是古琴錄音總的目的
集解
論文寫多了,總不免凡事來箇集解。
1、原網址 ,是賞析。
作爲發燒唱片的製作人,徐學輝講究的是堂皇大氣,就算是古琴,也要錄製出大氣魄,但古琴本身的共鳴並不強,響度不大,若是要錄製出飽滿渾厚又有力的古琴,非得靠錄音技術來幫忙,這當中或多或少有些「加料」,但卻是發燒的要素。而龔一作爲國寶級演奏家,演奏完畢聆聽錄音,怎麼樣都覺得這古琴形體錄得太大,反而不眞實。這意見相左怎麼解決?徐學輝最後解釋,藝術自然要有些誇張的成分,如果用非常近距離的錄音,再透過放大,可以展現古琴非凡的美感,這誇張本身就是藝術的一部份。這話有道理,畢卡索的抽象畫,不也是誇張到極點的藝術表現?梵谷「星空下的咖啡館」那繁星點點,不也像是高掛夜空的火焰?藝術本身就帶著些誇張,ABC 在「千古絕響」當中,的確掌握了眞實與美感的均衡。「千古絕響」的錄音略帶誇張手法,呈現古琴不一樣的藝術性格,那是加入了現代錄音技術的新藝術觀,把麥克風擺得很近,收錄非常豐富的演奏細節,指尖撥奏、壓弦、滑音……,細節之豐富幾乎到了「耳」不暇接的境界。
然而,有說 這是假貨的,傻傻分不清,但好聽是眞的,各種細節非常豐富誇張,絕對比現場聽好聽。
2、原網址
錄音場地選在國家大劇院主錄音棚,場地非常大,挑高也很高,這麼大的錄音場地,對錄製古琴來說未必友好處,因爲古琴本身尺寸不大,共鳴有限,音量也有限,在大空間很容易把聲音稀釋掉。錄音時架設許多麥克風,和古琴的距離拉得很近,古琴底下還塞了兩支麥克風,難怪「琴歌」的琴音錄得形體那麼大,那麼逼眞。「琴歌」用多麥克風的技術,巧妙地把直接音與間接音都收錄起來,再用錄音技術混合,這種「眞實」未必完全和聽現場一樣,但卻表現出錄音藝術的內涵。「琴歌」裏的古琴聽來形體似乎比眞實演奏還要大一些,音樂動態也更大,超出對古琴的想像,但是那細微的指法變換、泛音延伸、揉弦滑音……種種的細節在錄音當中,多不勝數,這樣聽古琴的美感很特殊,而大膽的錄音手法,展現了達人藝典處理古樂的新想法。
3、原網址
古箏的錄音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首先是音量的問題,古箏講究的是意境,而不在於音色。從這點看,意境大於音色的重要性。因此錄製時候,不一定需要滿電平錄音,過大過滿的聲音反而會破壞古箏所要表達的意境,因此錄音師需要注意意境的重要性,有時聲音大並不一定好。古箏需要一定的聲學空間以便和周邊環境產生自然共鳴,這樣的合成音色才能產生出意境。在這種情況下,採用古箏前方距離在 1 米以外的全指向話筒進行立體聲錄音,就很恰當。並且在這種情況下,使用大震膜的電容麥克風比較普遍,能夠得到滿意的音色。還有另外一種錄音方式,是使用麥克風對準古箏下方的音孔進行錄音,這樣的好處在於聲音清晰,但是缺點在於共鳴不足。在實踐中,這種方法容易出現過重的低頻,如果有這樣的現象發生,錄音師需要調整話筒的位置,使話筒距離音孔的中軸略微遠一些,才有可能得到正常的聲音。
古琴的錄音麥克風擺位和古箏類似,1、前方距離約 1 米以外的全指向話筒進行立體聲錄音,2、對準兩箇音孔進行錄音。
4、原網址
通常使用靈敏度較高的電容話筒,以利於拾音信噪比的提高。將話筒設置在背板下方或面板的正上方,距離大約在 20 cm 左右。
5、原網址
前幾年我就入手了 d50,告訴兄一箇方法,錄音筆放的位置應該在平行於自己耳朵的位置最佳,因爲咱彈琴的人,是經過聽到琴音反饋而來調整指法的。所以你耳朵聽到的位置是最佳的。
6、原網址
大音實驗室經過一段時間摸索,大致確定了錄音比較合適的拾音方式,錄音採用 Zoom H2N 錄音筆,拾音放在古琴的焦尾附近,離古琴 10 來厘米的位置。或許有更好的拾音方式,因爲有琴友也發現了,拾音位置過近,古琴音色的空間感有所欠缺。
7、原網址
古琴以擴音爲主的環境下,話筒架設在何種位置最好?我有兩隻 KM184。
古琴和古箏錄音基本相同。小 AB,或者一隻收弦一隻朝底部收共振,具體位置沒有最好最不好,必須一點一點調試遠近角度。如果想音質更好的棚錄效果可以如下圖,三隻話筒一起錄,兩隻大電容 AB,一隻在底部。
8、原網址
現場擴音時不少不懂古琴音樂的調音師喜歡把迴音調大,音染過大有違古琴音樂本質。一箇話筒擺放位置爲七徽處,兩箇話筒的話大概位置爲一箇五徽處、一箇爲十徽處,三箇話筒的話可以琴桌底下加一箇,高度不宜擋住正面觀眾觀看指法,錄音時可加在琴上空以拾聲場音。
9、原網址 喬珊
這可眞是大陣仗了,一共用了九只嘜。兩只放在我們習慣擺放的古琴第六和第七徽之間的位置,但是它是朝著桌面,用以收取由古琴的音孔發出而經桌面反射的聲音。另外兩只是分別放在古琴的第三徽和第十徽處,距離琴面約有 6 吋的高度,相信這是收取琴面發出的聲音和手指在琴面上走動的聲音的。琴的正上方约 15 吋處又放了一只嘜,我想這大概是主嘜了。琴的前方約三呎和六呎處各放了一只嘜,琴的前上方離開琴約 5 呎對稱的放了兩只嘜,這四只嘜相信是收取“環境聲”的。琴的後方擺放了 U 字形的反音板,而上半部用吸音棉覆蓋。他擺定後我眞是在想過不過份點呀?但是一曲“廣陵散”錄完了之後,坐在監聽室中一聽我是服了。那琴聲之靚絕對出乎我的預料,我實在是佩服這鬼佬對於樂器聲音的敏感和他捕捉聲音的本事,錄出來的聲音柔中有鋼、鋼中帶柔,手指在弦上遊走的聲音也恰到好處,既聽得清那旋律的餘韻又眞實而富有生命力。豈知馬老板說聲音如果可以再結實一點就更好了,於是他拿出來從家中帶來的兩大塊“結晶自然銅”,擺在琴桌的各處比對聲音的不同,最後是擺在了琴的左前方,再錄一小段聽聽,果然是更有金石之聲了。
10、原網址
這箇不是錄音,是現場擴音,用的 AKG C411pp。
11、原網址
一箇古琴錄音講座。平板型話筒和一般的話筒結合。接收點不要正對出音孔,稍微偏一點。空間傳聲器距琴 80cm,45°。如果不用平板,高頻會好,但低頻就不足。
12、
据武汉音乐学院作曲家刘健教授介绍,演奏家丁承运先生主张尽量录制出原声琴声,还要求尽量具有模录音特点。因此本专辑同时使用高档次数字与模拟录音机录制。首先保证有原始的模拟声场。在直接拾音的过程中,录制者也碰到了许多问题。首先古琴音量太小,话筒与发声体距离若非常近,那么在话筒的电平较高的情况下,乐音以外的声音如抚琴声甚至演奏者呼吸声都会或多或少录入。另外,琴台的质地直接影响琴声。丁先生曾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厅排演琴与管弦乐队合奏时,使用了压片话筒,并把话筒直接放入琴与琴台之间的空隙,但是结果却不理想。除了在录制过程中,不能使用指向性太强的话筒,还存在着角度问题。古琴有一定的宽度,用单只话筒拾音显然不行,两只话筒又存在着角度与距离问题,当然从录音技术上讲可以计算出拾音的距离,但微小的尺度也会影响声音的听感。
雨果龍音
1、原網址。
雨果唱片嘗試過四種拾音方法:1、將三支界面麥克風放於琴桌上,分别對準琴頭、七徽、琴尾三箇點。2、將一支立體聲麥克風置於琴桌前,中間位置,距琴桌有一定距離。3、將兩支相同的話筒平行置於琴桌前
2、
以著名录音师、音乐制作人易有伍先生为例,在唱片
梅梢月 的介绍文章中提到“每次录古琴,我都会仔细观察,特别是琴的发音,这张宋代名琴‘梅梢月’和以前我录过的唐、宋名琴不同之处,在于其整个琴身通透,都会发音,在摆放话筒时,无论耳朵贴近琴边,或离琴两三米,都能容易觉察这一特点。故此我用了前所未有的 5 路话筒录音,其中有常用的 AKG422( 这是我认为能全频表达琴声、透明通透的立体话筒,以前的古琴都用它收录) ;加上微型古董话筒 Sennheiser MKE3-2 和近代的 DPA MK4061 配合,传声器摆位见图 8。当然在混音时,AKG 422 还是占比较大的比例,其他三个只是想把整个琴身的发音特性都捕捉下来。”在雨果出版的二十九张古琴唱片中,大部分采用立体声传声器 (AKG 422) 录音,或采用成对传声器 ( 如 Neumann U-87×2、VTL CR-3×2 等) 以 XY 拾音制式录音。立体声录音方式符合古琴音乐多维声场的音响特性,便于捕捉古琴音乐的瞬态效果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音响信息,是古琴音乐录音的首选。除 XY 拾音制式外,AB 式也是常见的古琴音乐录音制式。
AKG 422 可是 80 年代的了,也太古早了。
3、原網址,主要是賞析。
今天聆聽“雨果”1630 的“太古聲”,竟然有聽到不顧關機之感!說實話,在筆者生命中從未發生過,追查原因除了“太古聲”效果眞實无倫,彈弦進火花四射,像眞度極高,音樂感量好,而曲目之配合亦大大發揮出宋琴的眞實效果,我曾以一部幾瓦的 300B 推勤 LA3 / 5A 播唱 Track 10 的
山中思友人 ,氣氛之濃郁和和弦聲並發的馀韻有銷魂蝕骨之境界。另外此碟由易有伍監製和錄音,易生茫懂發燒友的心,爲此碟注入不少發燒友愛炫耀的的 HIFI 元素在內,加上自然爲主的 LPC1630 壓制輯錄,在曲目中細節上是非常出色的,即使是最微細的彈弦馀震,最毫不起眼的宋琴高頻空氣感,在“太古聲“中完全毫不費力便聽得一清二楚。──刊於“發燒音響”2010 年 8 月號我首次播放此碟時,面前出現這箇古琴立體感之眞確,樂聲質感之強烈和細節之豐富幾乎令我由皇帝位跌落地下,“雨果”過往亦錄製過不少靚聲絕頂的古琴演出,但就從未像這箇宋代古琴“太古聲”一樣,琴聲中蘊藏如斯充塞天地的大量眞氣和動力,每一下勾撥弦線都引發出无邊動態和振人心弦的聲浪,一箇古琴可以營造出如此高保眞音效,是我過去難以想像者,我在國內探訪發燒友時,他們很多喜以普洱茶待客,然後播放靚聱的國樂錄音示範,那麼這一張 CD 就是他們蘿寐以求的古琴錄音,香港古琴演奏家蘇思棣借來宋代古琴“太古聲”演出,據他自己的說法,此琴散音蒼古,按音潤厚,泛音清越,用我們發燒友的體系回放時,“太古聲”就像小提琴之中的 Stradivari 或 Guarneri 一樣,琴聲宏大,泛音豐滿,在錄音大師易有伍巧手調製下,千年古琴的驚人音效得以重現人間。──刊於“發燒音響”2010 年 8 月號。
4、這是在易有伍先生微博看到的錄製彩鳳鳴岐的現場:
這應該是老易最新的錄音方法了,非常寶貴。可以看到用了 6 軌:
- 1、2、桌面粘上一對微型全指向麥
DPA 4061 向上,一箇對著一徽,一箇對著七八徽,距離琴 7cm 左右。用來拾取近距離的聲音。 - 3、4、一箇立體聲大振膜
AKG C422 ,在 5、6、中間,對著四五徽,高度與演奏者頸部齊平。應該是主麥克風。 - 5、6、一對小振膜全指向麥
DPA 4006 ,對著琴與桌交接的地方,一箇對著一徽,一箇對著七八徽,高度與演奏者的口齊平。用來擴大聲場範圍。
5、下圖是龍音的現場錄像做成的光碟。可以看到,用的是兩個微型麥,一個在右手琴面上方,一個在龍池下方。聽了下,效果很不賴。
音頻應用
音頻應用上有相當多的帖子。關於制式的:
1、原網址
——过几天要录古琴,有录音高手可以指教一下吗?我有一只 U87,一只 Rode K2。如何设置录音方案?谢谢啦!祝大家国庆快乐!
——Rode K 2 放在琴下面音孔出处 拾音 U87 在琴弦上方录音。最后合并并调整比例 需要注意是否有反相抵消的现象。
——正前方一米,高于演奏位置半米,话筒 45 度指向右手区域,U87。K2 的话可以找位置录一些手指上的声音。古筝笛子我是这样搞的,但是用的是一对 XY。
2、原網址
我以前有过一次给一位大师录的机会,开始只用了大 AB,但他告诉我说要加一支话筒放古琴底下的音孔下。
楼上正解,我录过古琴。就是楼上的方法。
xy 加琴声下一个界面加 ab 环境声!试试。我就是这么录的。
3、原網址
一对小震膜在琴上方拾音。一个大震膜拾取桌子与发声孔之间。注意相位。边听边调整。找到最合适的位置。
大振膜,AB,尽量近一些。以前朋友弹古琴的,整张小专辑都这么录。
5 只,古琴声音不大,而且各特征音色在琴身周围分布不均,要想弄舒服了,还得 5 只
用一只或二只界面话筒分别放琴底两音孔位置收共鸣,琴上方两只 a/b 或 ORTF 制式
最好 拾取手和弦声,平衡好了就行。
4、原網址
5、原網址
古琴和古筝录音基本相同,小 AB。或者一只收弦,一只朝底部收共振。具体位置没有最好最不好,必须一点一点调试远近角度。
三只话筒一起录,两只大电容 AB,一只在底部
如果是现场收音古琴,那么大电容容易啸叫。一只动圈朝着底部,一只 DPA 小振膜,夹在正面离弦近的地方就行了,你那 184 就不要用了!KM 184 适合管弦乐器组的远场、打击乐的铜叉、吉他的现场演出,但并不适合现场扩音的古筝、古琴拾音!
6、原網址
如果想得到比较厚实的古琴声音,拿一支小震膜去拾琴底部的共鸣槽
大约 35-55 公分吧,心形指向不底切,对着龙凤池中间,偏上 40 度左右。。正对 ~
關於設備的:
8、原網址
millennia stt-1 录古琴相当好,动态大的一 C
tg2 好。瞬态好染色适合。
確認過眼神,是我買不起的話放。tg2 應該是 Chandler tg2。
9、原網址
钢琴用小振膜的最好是 DPA,古琴现在有个国产品牌 mic-w 不错中科院研发的,另外 PZM 话筒也能在古琴录音中有很好的作用!
關於方法的:
10、原網址
先听几张别人录的古琴。然后让自己彻底安静下来,坐在弹琴人的对面,认眞的听他弹一曲,听的时候努力去记住每一个音和音色,注意演奏者的手法,然后去还原这个声音。可参考别人录的古琴去做一些润色,但不可过分。古琴录到呼吸是很正常的,控制在不影响演奏的范围内就可。如果你坐在弹琴人对面能听到他的呼吸,那录出来有呼吸又有什么不可以?录任何一样东西前,先给自己时间去了解一下它,否则就是没头苍蝇。在录音棚里录到什么样奇怪的东西都有,小盆友的做法是立刻根据自己的幻想去架起一个 87,正确的做法是请对方演奏一小段让自己听一下,然后尝试在别人演奏时远近各个角度用自己的耳朵去听一下,再选择在合适的位置放合适的麦克风,没有人会笑话你经验不足。
前段时间去电子市场,买了个阻抗大的压电陶瓷片做的拾音,用胶贴在古琴面板上,大概是 7 徽的位置,录出来效果也不是很理想。肯定单薄,而且滑弦的声音比较大。也实验过把动圈话筒放在古琴下面的发音孔处,太近,低音会很浑,太远也不好放。后来用电容从上面对着古琴拾音,琴者的呼吸声音就很大。怎么录都有缺陷。所以现在想弄个强指向性的话筒,是不是会好些??带个口罩这个建议不错,我想头盔效果会更好。不知道人家弹琴的愿不意愿意!!哈哈
演奏:黄明康 音频接口:TC kt48 话放:STUDER962 进出模块 话筒:maye M87B 全球第 79 根跟定制话筒
绝对好@maye4
圖片
一些圖片。只放錄音棚裏面的,現場擴音就不放了。
自得琴社的視頻。土豪,目測 DPA 4080
曾河:
龔一最近的教學碟:
一箇方形的介面麥克風,一箇很長的小振膜,有沒有大佬知道這是什麼型號?效果不錯,旣有很詳細的細節,又有房間的空間感。
大音實驗室:
黃德欣:
應該是用的 Earthworks QTC50,或者這個牌子的其他型號吧。
楊青:
袁中平:
YouTube 視頻的截圖,只能這清晰度了。應該有兩支麥克風,看得見的這箇估計是輔助的。
工作界面:
看下古箏怎麼錄的:
出音孔一箇大振膜,正前方一箇小振膜,或許左上角還有一箇。
小結
總結一下,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:
一箇小型電容麥放在鳯沼作爲主要聲源,另一箇在斜上方朝向琴身,距離 1 米,作爲輔助聲源。
龔一教學碟 類似 AB 式,兩支並排擺開,一支極接近鳯沼,一支朝向琴身。
類似 AB 式,兩支並排擺開,一支朝向與地面平行,朝向弦,一支斜向下,朝向琴身。
曾河專輯 類似 AB 式,兩支並排擺開,朝向琴身。
將三支界面麥克風放於琴桌上,分别對準琴頭、七徽、琴尾。
將一支立體聲麥克風/全指向話筒置於正中,距琴 1 米。
將 5、6、結合。
以上四者雨果 在 AB 式的基礎上,對發音孔加一箇介面麥克風或者小振膜電容。
在背板下方或面板的正上方,距離 20 cm。
置於焦尾附近,離琴 15 cm。
天一琴茶 土豪式:n 箇話筒一起錄。
楊青、喬珊 這樣可獲得最豐富的細節。
不管怎麼說,都要不斷調整擺位,纔能獲得理想的效果。在家用一支錄音筆錄,我傾向於用第 6 種,只不過不必隔那麼遠,60 cm 就夠了。
另外,這是 雨果 的網站,可以隨便看看。
我自己聽的感受:
- 聽喬珊的
古琴新韻 (網易雲上有),開頭的幾個音,有個空氣感,絕了,感覺直接從琴上冒出了一股氣。各種細節太豐富了。而且琴也能嗡嗡嗡。 - 楊青的
琴歌 ,有在山谷中的霧氣的感覺,不知是怎麼做到的。但是呢,感覺帶著王鵬的「雅的俗」。不能這樣。 - 蘇思棣
太古聲 的錄音技術,比較樸素,沒有浮誇的成分,不愧是雨果。但各種細節非常逼眞,摩擦聲和韻各自都非常清晰,而且有一種距離感,象你坐在那聽琴。要這三個專輯,還是太古聲 最適合古琴,眞實、沒有特色就是最好的。